WFU

2021年1月7日 星期四

投手肩痛治療案例


作者:王聖翔





最近有個患者來看肩痛,表示投球的時候肩膀會痛,每次投完球都要痛個好幾天,需要休息一段時間後才能再投。這個狀況已經兩個多月了,肩痛不舒服之外,因此不能好好投球覺得非常困擾。


我的診斷思路


我們從一個投手的投球過程來看,分為幾個階段:
Wind up(準備期)
Stride phase(跨步期)
Arm cocking phase(揮臂期)
Acceleration phase(加速期)
Deceleration phase(減速期)
Follow through(完成動作期)

我仔細詢問他疼痛的時間點,和疼痛發生的位置後,確定他是在【跨步階段】時候,肩關節後側的位置會發生疼痛,觸診是棘下肌的位置有壓痛和條索狀的緊繃感。

在【 準備期→跨步期 】的這個階段,肩關節的是由內轉的姿勢轉換到外轉,這是由棘下肌和小圓肌所執行的工作,吻合患者描述的疼痛發生時間與位置,由此可確定患者受傷的肌肉。

接著思考在【跨步期】肩關節的動作,只是平順的將手臂外展和外轉,為了接下來的揮臂期作準備,應該不需要快速和出力的動作,是不是有其他因素造成棘下肌的負擔增加而產生拉傷?

因此我去觸診負責肩關節內轉的肌群:胸大肌、闊背肌、大圓肌,結果發現患者的胸大肌果然緊繃且按壓疼痛,所以我判斷是因為胸大肌的緊繃,增加了棘下肌在執行外轉動作時的負擔而導致拉傷。

這就好像你原本可以舉10磅的啞鈴50下,但是改成20磅的啞鈴,一樣要舉50下,可能30下就到達極限了,後面20下受傷的風險就大幅增加。

原本患者可能一場比賽需要、也可以負擔100球的投球數,但是棘下肌在胸大肌緊繃的影響下,可能他變成投60球後棘下肌就疲乏了,後面的40球棘下肌就容易出現受傷的狀況。


傷科手法治療


於是我選擇先處理放鬆緊繃的胸大肌,然後再請患者試著做做看投球動作,患者馬上表示疼痛感減輕了許多;接著將棘下肌的緊繃也舒緩以後,請患者再做投球動作時,疼痛感已經幾乎沒有了!

在交代一些熱身和緩和動作的衛教後,患者愉快地離開診間,希望他在恢復後,又可以繼續享受打棒球的樂趣!


天冷斷棒的冷知識~


作者:王聖翔





這陣子陸續有寒流來襲,天氣預報這兩天全台將急凍,天氣會非常寒冷。

氣溫降低會讓肌肉、韌帶因為寒冷的刺激,出現粘滯性增加,使肌肉的彈性和伸展性降低,關節活動度減少,特別是棒壘運動,大多是室外場地,為了避免損傷,有足夠的禦寒穿著和充分的熱身很重要。

不過,今天王醫師要講的不是運動傷害,因為寒流讓王醫師想到棒壘運動場上,天冷時容易發生的事:
『天氣太冷對球棒是有傷害的,會增加球棒損壞的風險!』

王醫師找了幾個球棒品牌網站,easton、Demarini、Louisville Slugger,裡面有關球棒保固使用的內容,都提到了避免在低溫(低於攝氏15度)氣候時使用,因為球在低溫下會明顯變硬!

在Easton網站看到這樣的描述,本來還覺得疑惑?這真的假的?於是再搜尋了Demarini、Louisville Slugger有關球棒保固的內容,還真的提到說,天氣冷影響到的是球!!而不是球棒!!是因為球低溫變硬,會增加對球棒的衝擊而造成球棒損壞。

所以有些球員以為幫球棒加溫可以避免損壞,其實應該是要把用球都加溫,維持在攝氏15度以上才比較有用!看完這個,不知道球友們跟王醫師有沒有一樣的感覺~奇怪的知識增加了!


美國青年球員投球數指引


作者:王聖翔





相信熱愛棒球的球友們,對於這則報導《甲子園保護國寶!4天熱投323球 佐佐木朗希冠軍戰休息》一定有印象:

「朗希在21日的8強戰完投12局用了194球,休息2天後,昨天在4強賽又投了129球完封勝,4天內投了323球,大船渡的總教練國保陽平表示,由於天氣太熱(當地高溫32度),加上投球間隔太短,為了保護他不要受傷,決定不讓他投球。」
 
對甲子園的印象就是熱血、鬥志、拚戰精神,背負1號的王牌投手,動不動就完投九局。有些到了日本職棒成為強投,甚至到MLB發光發熱,如達比修有、田中將大、大谷翔平。

但也有些在甲子園燃燒手臂,發光發熱後,進職棒後卻因傷所苦,成績載浮載沉,如火腿的齋藤佑樹、樂天的安樂智大。


投球數指引提供休息天數參考


美國就提出了一個青年球員的投球數指引,可以提供7-22歲這個階段的年輕球員,依據不同的年齡,提供關於投球後需要休息的天數的參考。

按照投球休息天數指引,其實佐佐木朗希早就被過度使用了,還好大船渡的總教練後來沒有繼續錯下去。王醫師覺得真的沒必要在棒球生涯的開始,就操壞一隻可以投超過160KM/HR的手臂啊~~


運動後休息的必要


運動後,肌肉軟組織無可避免會有一些相當少量的肌纖維斷裂,不過這都是經過充足的時間和適當休息可以恢復的。

但若是休息時間不足,又一直繼續的運動,則會導致肌纖維斷裂的數量越來越多,最後超過人體自癒能力所能負荷,讓受傷加劇,進而導致運動表現下降,得尋求醫療協助才能康復;再更嚴重甚至可能導致不可恢復的傷害,無法再有巔峰表現!畢竟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燒~